肆眼驴找房金融部获悉,近期,多家银行正加快处置手中的不良资产,这一趋势在2024年末尤为明显。从平安银行到交通银行等各大银行纷纷通过银登中心等渠道,以超低折价转让不良贷款和不良资产包。
随着房地产市场下行,银行手中的房地产类不良资产持续增加。为盘活资产、压降不良率,银行不得不以低价出售这些债权。例如,平安银行在2025年1月发布的第一期不良贷款转让公告中,未偿本息总额1.45亿元的不良贷款,起拍价仅为663.18万元,相当于打了0.5折。
广发银行的情况同样严峻。该行在2024年多次转让不良资产收益权,涉及房地产、租赁、商务服务、零售等多个行业。其中,璟粹项目的不良资产收益权以低至0.5折的价格转让给广东粤财信托公司,涉及24.93万户债务人。
肆眼驴找房研究院负责人表示,不良资产包转让的超低折价,无疑对接盘方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更多机构开始加入公开处置不良资产的行动中来,包括信托机构、地方AMC以及商业大佬等。
对于资本大佬而言,银行视作“包袱”的不良资产,蕴藏着巨大商机。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不良资产大量涌现,资产价格暴跌,这为投资者提供了低价买入的机会。然而,这个生意并不好做。不良资产背后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求投资者必须提前调研、设计好处置方案,才可能成功接手并挖掘商业价值。
尽管银行急于甩卖不良资产,但这一过程并非没有挑战。一方面,银行需要面对监管部门的严格考核和投资者的审慎态度;另一方面,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也不容忽视。
以广发银行为例,该行在2024年因违规领了多张罚单,罚款金额超7900万元。其中,信贷业务依然是违规的“重灾区”,主要集中在贷款管理不审慎、资金违规流向以及房地产信贷违规等方面。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银行的不良资产规模,也损害了银行的声誉和信誉。
尽管不良资产处置存在诸多挑战,肆眼驴找房分析师认为,但仍有不少商业大佬看好这一领域。王健林、马云、孙宏斌、冯仑等商业大佬纷纷入局不良资产赛道,寻求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机会。
这些商业大佬的入局,不仅为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和活力,也推动了市场的竞争和创新。然而,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项目和合作伙伴至关重要。在不良资产处置市场中,投资者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投机。
苏州忠业诚房产经纪有限公司分析师认为,很多银行甩卖不良资产的情况反映了当前金融市场的形势严峻和银行的经营压力。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低价买入的机会和寻宝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