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公积金作用 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发布时间:2025-03-21 来源:平台

肆眼驴找房研究院负责人获悉,为充分发挥公积金作用,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政府正从公积金角度考虑,出台更优惠政策。

 一、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降低购房门槛

1. 提高贷款额度  

  动态调整公积金贷款上限,根据城市房价水平、家庭人口结构(如多子女家庭)差异化设定额度,重点支持首套刚需购房。  

  对改善性需求(如“卖一买一”置换住房)给予额外额度支持,减轻换房压力。

2. 降低首付比例  

  首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降至15%-20%,二套房降至25%-30%(与商业贷款形成利差优势)。允许提取公积金账户余额直接支付首付,缓解前期资金压力。

3. 延长贷款期限  

  将最长贷款年限从30年延长至40年,降低月供压力,尤其惠及年轻购房群体。

 二、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增强灵活性

1. 支持多场景住房消费  

  允许公积金用于支付房租、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适老化装修等,覆盖住房全生命周期需求。试点“公积金+商业贷款”组合贷模式,突破单一贷款额度限制。

2. 放宽提取条件  

  推行“一人购房全家帮”,允许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公积金账户共同支持购房首付或还贷。对灵活就业人员、新市民等群体开放自愿缴存,扩大制度覆盖范围。

3. 推动跨区域互认互通  

  在都市圈、城市群内实现公积金异地贷款“认房不认贷”,支持就业地与户籍地分离群体的购房需求。

 三、强化政策协同,形成支持合力

1. 与住房政策联动  

  对购买绿色建筑、装配式住宅、适老化住房等给予额外公积金贷款优惠,引导改善型需求升级。优先保障性住房(如共有产权房、人才房)申请人的公积金贷款审批效率。

2. 财税政策配合  

  对使用公积金购房的家庭,配套契税减免、个税抵扣等优惠,降低综合成本。探索公积金结余资金用于收购存量房转化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盘活市场库存。

3. 差异化城市政策  

  一线城市:侧重支持新市民、青年人等刚性需求,通过提高额度、优化积分落户挂钩等方式精准发力。  

  三四线城市:放宽公积金使用条件,鼓励改善型需求消化库存,允许异地缴存职工本地购房。

 四、加强服务创新与风险防控

1. 数字化服务升级  

  推广“线上申请+智能审批”模式,缩短贷款办理周期至15个工作日内建立公积金资金池流动性预警机制,动态调控贷款发放节奏,防范资金风险。

2. 市场预期引导  

  定期发布公积金政策解读和典型案例,增强居民使用公积金购房的信心。严厉打击违规套取公积金行为,保障资金安全。

 五、长期制度完善方向

1. 探索“存贷挂钩”机制  

  根据缴存年限、余额等指标动态调整贷款额度,鼓励长期稳定缴存。  

2. 推动公积金向住房银行转型  

  整合住房金融资源,提供低息贷款、住房储蓄等多元化产品,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肆眼驴找房金融部负责人表示,通过上述措施,公积金可更有效缓解购房者短期资金约束,激活市场有效需求,这样对整个房地产的刚需需求有积极促进作用。